钢铁企业未来发展展望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当前国家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整个经济发展仍处在去库存、去过剩产能的环境下。钢铁主要消费下游中,占整个投资比重较大的房地产投资放慢,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制约基建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对钢材需求强度持续下降,钢材消费增长乏力,外需也难以大幅度提升。同时,粗钢产量仍然保持小幅增长,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然突出,钢铁企业寻求发展出路刻不容缓。
改革管理体制,提升生产效率
西方钢铁强国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调整期均有过大规模产业工人分流的现象,欧盟还出现过钢铁企业私有化的浪潮,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西方钢铁强国注重提高生产自动化、设备大型化和管理科学化程度,也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国钢铁企业受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劳动生产率较其他钢铁强国明显偏低。而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受政府保护,加之国有企业规模巨大,造成庞大的过剩人员,给企业造成较大负担。中国钢铁企业可以像西方钢铁强国学习先进经验,改变管理体制,提升生产效率。
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中国钢铁产业经历十年之久的兼并重组,现阶段市场走势依旧不明朗。为进一步加强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工信部发布关于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指导行政方案,监管日渐加强。《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有望在2015年6月份之前出台,该计划将促进兼并重组,将钢铁企业数量控制在300家左右,以此来提升钢铁行业集中度。
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
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我国淘汰落后产能进程加快。《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计划的目标是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压缩我国8000万吨钢铁产能,以缓解产能过剩矛盾,建立2家-3家智能示范工厂,提升行业两化融合水平。
同时,原材料工业司发布《2014年原材料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和2015年展望》称,2015年将以妥善处理好化解过剩产能与稳增长的关系为主,一方面要坚决遏制新增产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和在建项目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大力支持先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产品调整、两化融合等有利于内生增长的投资,围绕国家战略布局重大项目。
拥抱互联网,促进行业整合
如今依靠传统的买卖模式已经很难盈利,"低效、裁员、污染、滞销"成了近几年钢铁行业的关键词。经过30多年无节制扩张的钢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寒冬,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迫在眉睫。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已彰显其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多个钢铁企业也在尝试过程中。
"互联网+钢铁"的模式将改变整个钢铁的经济业态,甚至可能包括整个流程制造业。从单一的企业经济体竞争转变为平台经济体竞争,把钢铁企业、供应商、用户、金融机构、技术服务机构、设计机构、贸易机构、物流配送机构等,全部放到一个大平台,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减少中间贸易环节、提升效率、降级成本、依托大数据技术,能够更高效地直接服务客户。
转型升级,求生存
钢铁企业突破高产低效的困境,就需加快转型升级。近年来,多家企业进行相关尝试。
转移优质产能,提高竞争力
顺应全球钢铁生产重心转移的历史趋势,转移一批优质产能。加强与周边国家与新兴市场的合作。提高企业跨国竞争水平。目前国家层面推行的"一带一路"政策,可能为中国钢铁的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新的空间。"一带一路"政策将涉及中亚国家、东南亚国家乃至更远的非洲基础设施投资,国内企业可借此到国外新建或整合当地钢铁企业,输出国内的现有钢铁设备。但是国家经济振兴计划落实转化为钢材有效需求尚待时日,产业调整政策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给钢企带来业绩上的利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现。